在線客服
行業資訊 | 2025-2-10
一、制定背景
0~3歲嬰幼兒大腦發育速度最快,大腦細胞、神經元聯系形成最旺盛。腦科學研究表明,80%的大腦發育發生在3歲以前,且受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影響。抓住0~3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指導養育人掌握以回應性照護、早期學習為核心的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技能,可以促使嬰幼兒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快速全面發展。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加強兒童早期發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2030年)》提出,促進城鄉兒童早期發展服務供給,普及兒童早期發展的知識、方法和技能。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推動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縣級婦幼保健機構開展嬰幼兒早期發展服務,指導養育人形成科學正確的養育行為,我委制定《嬰幼兒早期發展服務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二、主要內容
《指南》主要由服務對象、服務內容、服務機構和人員、服務分工、服務指標、名詞解釋等6部分組成。
三、主要特點
(一)聚焦回應性照護和早期學習機會。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共同發布的《養育照護框架—促進兒童早期發展》明確提出,提供回應性照護和早期學習機會,是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極為重要的措施。《指南》圍繞回應性照護和早期學習機會,強調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應指導養育人通過對嬰幼兒的陪伴,以及情感交流和行為互動,刺激嬰幼兒大腦和神經系統更好地發育,促進兒童運動、語言、認知、社會交往能力發展達到最佳狀態。
(二)強調養育環境對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的重要性。良好的家庭養育環境是促進嬰幼兒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和社會交往能力發展的有利條件。養育環境單調,缺少玩具和圖書,缺少與同伴的交流,將限制嬰幼兒獲得學習機會和發展自身能力。《指南》提出,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以及縣級婦幼保健機構應指導嬰幼兒家庭高度重視良好養育環境的建立,為嬰幼兒提供種類多樣的玩具和圖書,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孩子與同齡兒童玩耍,在大自然中嬉戲探索。同時強調,不宜將電視、電腦、手機、平板、游戲機等視屏類產品作為兒童的“玩伴”。
(三)強調通過評估與指導促進養育人提升科學育兒知識和技能。《指南》提出,應用《3歲以下嬰幼兒養育風險評估表》,了解養育人養育行為、家庭養育環境和養育人心理健康狀況等,發現可能存在的養育風險。兒童保健人員給予針對性咨詢指導意見,幫助養育人糾正不良的養育行為,改善不適宜的養育環境。通過嬰幼兒親子交流與玩耍咨詢指導,促進養育人了解掌握不同月齡段與嬰幼兒交流與玩耍的核心要義,幫助養育人與嬰幼兒建立親密的親子依戀關系。通過嬰幼兒心理行為發育標志自評咨詢指導,促進養育人掌握對嬰幼兒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社會交往能力等方面進行自評的方法。
(四)強調通過養育照護小組活動進一步提升養育人科學育兒知識和技能。《指南》針對嬰幼兒早期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指導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在開展養育風險評估與指導的基礎上,通過開展養育照護小組活動,幫助養育人進一步掌握科學育兒知識和技能。養育人將在養育照護小組活動中學習到的方法和技能帶回家中,在日常養育照料中應用,促進嬰幼兒早期發展。
轉載自-國家衛健委官網
推薦產品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