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傳染病是由一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引起的以胃腸道癥狀為主的疾病,包括細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感染性腹瀉等。今年四月下旬以來,在德國等歐洲國家出現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感染暴發疫情亦屬于腸道傳染病。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飲用、食用污染的水源和生(半生)海、小水產品、蔬菜等感染與傳播,如此次德國暴發的疫情主要就是通過食用污染的蔬菜等食品引起感染。
目前本市正值夏季,腸道傳染病致病菌容易生長繁殖,是腸道傳染病的好發季節,市民在日常生活、學習、旅游等過程中,如不注意飲水、飲食衛生易感染發病。
專家提醒,市民應注意腸道傳染病的預防,做到不吃生水;不吃生(半生)受到污染的海、小水產品,不吃不潔食物,吃燒熟煮透的食品;養成飯前便后勤洗手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夏季赴國外尤其德國等歐洲國家旅行人員,盡量不生食西紅柿、黃瓜及生菜等。如生吃瓜果蔬菜,務必徹底洗凈。
針對此次德國暴發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感染疫情,市衛生局已組織傳染病、微生物、臨床、流行病學等專業方面的權威專家研判該疫情對本市的影響。專家一致認為,由于本市從歐洲進口生鮮蔬菜和其他食品數量有限,該疾病通過食品傳入我國的風險低。但由于本市國際往來頻繁,有可能在赴德旅游或歸國人員中出現在德感染的輸入性病例,但近期在本市引發流行性傳播的可能性相對較小。為及早發現輸入性病例,提高救治成功率,減少該疫情對本市市民健康的影響,我局已在全市醫療衛生系統內動員部署防控工作,并著重強化以下幾項措施:
1、醫療機構加強對可能輸入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O104:H4感染病例的監測、報告。
2、加強實驗室技術儲備。目前本市已在全國第一批具備了該疾病的血清學和核酸檢測技術。
3、組建市級臨床救治專家組,一旦發現輸入性病例,立即介入,提高救治成功率。
4、密切關注德國、歐盟和世界衛生組織關于疫情及感染來源、傳播途徑調查和救治經驗等信息,隨時開展風險評估,研判疫情對本市的影響。
本市疾控部門強調,近期有赴德國等歐洲國家旅行史者回國后,如出現急性血樣便腹瀉、腹痛或無尿、少尿等癥狀,應及時到當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就診時,應主動向醫生告知旅行史。